《语言文字应用》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赐稿。来稿注意事项如下:
1.本刊实行匿名审稿,文中应避免出现与作者姓名、单位有关的信息。作者简介(含姓名、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通信地址、电话及电子邮箱地址)等请另页给出。
2.投稿方式:网络投稿系统https://yyyy.cbpt.cnki.net/;投稿邮箱yywzyy@126.com。
3.稿件体例为:中文题目、摘要(200字以内)和关键词(5个以下),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正文随后,附注、参考文献附正文后。
4.附注是对文中某处的补充说明,一律排在正文后。如:
①参见《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高质量推广普及》,光明日报,2021-10-10。
②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3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③各表中的百分比均采用四舍五入的方式计算,因此可能出现各项之和等于100.1%或99.9%的情况,属正常现象,表中合计一栏仍记作100%。
5.参考文献排在附注后。文献类型标识分别为:专著 M ,期刊文章 J ,论文集 C ,论文集或专著析出的文章 A ,报纸文章 N ,学位论文 D ,报告 R ,标准 S ,专利 P ,标识不明的文献 Z 。如:
[1]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陆俭明,语言研究目的浅议[ J ],语言文字应用,2006,(2).
[3]胡明扬,探索口语教学的新思路[ A ],汉语口语与书面语教学[ 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本刊稿件审稿周期一般为半年,半年内如未接到修改或备用通知,可自行处理。请勿一稿多投。
7.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中收录本刊全文。该社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费一并支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投稿时说明,本刊将酌情处理。
8.对已在本刊发表的文章,本刊享有结集出版、信息网络传播等专有使用权。任何单位和个人如需转载、摘编,请与本刊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