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应用

Applied Linguistics


国际中文教育

  • 中文纳入海外各国国民教育体系的理论阐释与实践向度

    李宝贵;庄瑶瑶;文静;

    明晰中文纳入海外各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对促进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促进中文更高质量纳入更多国家的国民教育体系,应遵循“有效配合”与“有力支持”的行动逻辑精准施策,通过促进政策落实转化、完善中文教育体系、提升教育体系内中文的重要性与外语地位,为各国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深化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有效提升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质量;通过加强政策沟通、协助专业建设、助力标准体系构建、发挥孔子学院/课堂作用以及深化基础性研究,支持有需求有潜力的国家尽快实现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2025年02期 No.134 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中文国际形象结构模型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王辉;孔雅婷;

    本研究以品牌形象中的贝尔模型为理论基础,开发中文国际形象量表,通过实证方法,构建中文国际形象的结构模型,系统分析了其各维度特征及在不同变量上的差异。研究发现,中文国际形象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中文国际形象是由语言价值认知、学习难度感知、母语国形象评价、群体特征印象、二语自我认同五个因素构成的结构模型。中文国际形象整体上呈现出较为正面的形象,尤其是语言价值认知和母语国形象评价方面,得到了较高的一致性认可。性别、年龄、国籍、学历、中文学习时间等变量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中文国际形象的认知。最后,根据理论框架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中文国际形象提升建议。

    2025年02期 No.134 1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国际中文教育70年的国际媒体形象研究

    陈勇;陈百科;邹煜;

    本文基于国际传播视域,建构了由“可见度”和“属性”两个指标组成的国际中文教育国际媒体形象量化体系,综合运用机器学习与内容分析方法,对律商联讯(LexisNexis)和普若凯斯特(ProQuest)新闻数据库中1950~2023年与国际中文教育相关的报道进行抽样分析。研究发现,国际中文教育70多年来整体上经历了起步发展、开拓发展、快速发展与转型发展四个阶段,国际中文教育国际媒体形象也呈现与之对应的阶段性变化:其绝对可见度出现了个、十、百、千位的数量级跃升,相对可见度则先上升后下降;国际媒体形象整体上以正面形象为主,但转型发展阶段面临负面舆论的挑战。建议从提升可见度、维护情感价值、推进本土化发展三个维度促进国际中文教育国际媒体形象的提升和优化。

    2025年02期 No.134 3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6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全球中文传播的途径类型和提升策略

    胡唯哲;吴应辉;

    中文在全球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是强国建设的重要助力和衡量指标之一。全球中文传播途径类型研究是全球中文传播的基础,可为中文成为全球通用语言的整体规划和传播效能提升提供科学参考。全球中文传播途径可分为教育传播、人口跨国流动传播、国际移民传播、传媒传播、经贸传播、文艺娱乐传播、体育传播、科技传播八大类型。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四方面提升策略:强基固本,夯实国际中文教育基础;以侨为桥,重视华侨华人中文传承传播力量;多轮驱动,提升非传统领域中文传播意识和力度;科技赋能,大力推动虚拟空间中文传播。

    2025年02期 No.134 4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预科汉语考试构想效度研究

    柴省三;胡笑梅;罗芷汀;

    随着本科来华留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和修读专业范围的持续拓展,建立规范、统一的留学生招生考试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结业考试体系的经贸汉语考试、理工汉语考试、文科汉语考试、医学汉语考试的实测数据为基础,采用随机抽样法从每类考试中随机抽取300名考生,对1200名考生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探讨考试的构想效度。研究结果显示:四类预科汉语考试的分测验基本可用两个因子进行解释;经贸汉语考试和文科汉语考试的因子结构相同,主要测量的是“理解型语言能力”和“表达型语言能力”;理工汉语考试和医学汉语考试的因子载荷差异较大,因子结构与测量的目标构想不吻合;四类预科汉语考试的构想效度缺乏跨专业一致性,专业汉语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测量。建议采用一般汉语水平考试和学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构建来华本科招生考试体系。

    2025年02期 No.134 5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5K]
    [下载次数: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多模态互动研究

  • 当代多模态互动的转向与汉语功能语言学的发展展望

    陶红印;

    当代话语功能语言学乃至于整个广义语用学的重大发展之一,可以概括为朝多模态互动方向的转移。这个转向的理论贡献何在,它与汉语传统语言学的研究有何相关意义,如何在新的视点及方法论框架下进行汉语研究等,都是迫切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首先主要立足于多模态互动对形式与意义观念的扩展,从互动学派与功能语言学的历史渊源以及其自身演变轨迹等方面做一简要追踪,进而在新的框架下分析一些汉语的实例,也借此谈谈我们对汉语功能语言学今后发展的一些展望。

    2025年02期 No.134 72-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9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日常交谈中具身应答的多模态会话分析研究

    彭欣;张惟;

    本研究以普通话日常交谈录像为语料,运用多模态会话分析的研究方法,考察叙事语境中提问之后带演绎的具身应答。语料中最常见的两种具身应答模式是:1)带有具身演绎的直接应答;2)简要回答+带有具身演绎的扩展应答。前者常出现在讲述性特殊疑问句之后,后者常出现在是非问、选择问和特指性特殊疑问句之后。在前一种具身应答模式中,说话人回应听者对讲述中未提及的细节表现出的兴趣或关注。在后一种具身应答模式中,话轮首的简要回答观照问答序列组织,带有具身演绎的扩展应答观照诸如当前交谈中的话题组织、讲述安排或讲述中出现的其他问题。我们认为,只有通过分析具体语境中具身应答的具体功能,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具身应答的一般功能。

    2025年02期 No.134 8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1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从多模态视角看汉语会话中名词短语的信息状态

    曹佳鸿;乐耀;

    本研究从多模态视角考察汉语会话中的名词短语及其信息状态,并探讨背后的心理认知因素。研究发现,在真实会话中,言者产出名词短语时更倾向伴随眼神、手势等多模态资源。眼神、手势和言语模态的先后顺序均与言语模态有关:眼神模态出现早晚与指称对象是否可见有关;手势模态出现早晚取决于手势关涉成分在名词短语中的位置。信息状态方面,新信息比已知信息更容易伴随眼神和手势资源。从心理认知角度对此分析发现,传递已知信息的名词短语当前已激活,倾向不伴随多模态资源;而传递易推/新信息的名词短语当前未激活,多模态资源可作为存储和激活该名词短语的手段:如指称重要,多模态资源可帮助参与者打开并激活新的存储或重新激活现有存储;如指称不重要,多模态资源可帮助参与者将该指称归入现有存储。

    2025年02期 No.134 104-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社会语言学

  • 广州在校大学生语言能力与语言意识调查分析

    向柠;周忠昊;

    学校是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阵地。当代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本文依据广州15所本专科院校共计2253份有效调查问卷数据,综合考虑民族、性别、专业等变量,对在校大学生的语言生活调查数据进行客观呈现,并重点分析其语言能力和语言意识。

    2025年02期 No.134 12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5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 ]
  • 浅论我国机助语音调查方法的发展

    龙国贻;

    我国传统语音调查均兼顾共时描写、方言或亲属语对应关系,以古代历时语言构拟音类作为现代语言分区参照。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语言学家将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结合,研发系列机助调研工具。本文介绍“斐风”“田野之声”“北语录音”“棠风”等调查软件,从录音记音、同音校验、半自动化记音和智能手机调查等方面讨论机助语音调查方法、作用和前景。

    2025年02期 No.134 133-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博士论文简介

  • 学前儿童话题发展研究

    张洁 ;李宇明;

    <正>答辩时间:2024年5月 本文研究0~6岁学前儿童的话题发展,选取乳名为HH的0~6岁的自然发生语料为研究对象,语料记录共2332天,语料总规模为434万字。本研究从元语料库中抽样选取近200万字语料建立“HH话题语料库”,根据儿童话题体系进行标注,用统计方法描述、分析儿童的话题发展,讨论儿童话题发展的语言发生学意义,并提出个体早期语言发展假说。一、儿童话题体系的建构。内容包括:1.确定儿童话题概念,将儿童话题体系看作描述儿童与其交际对象所谈论的世界范畴的框架。

    2025年02期 No.134 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9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朱熹训诂实践与训诂方法研究——以语境建构为中心

    张祎昀;王立军;

    <正>导师:王立军答辩时间:2024年5月朱熹是宋代训诂的集大成者,目前朱熹训诂学研究集中于四书及相关著作,在朱熹的训诂实践与方法的全面考察上都还有不足。其他学科关注朱熹训诂实践及其方法时,往往得不到训诂学研究的充分支撑。本文基于《新订朱子全书》,发掘1000余组、4000余条朱熹训诂过程性材料,立足语境建构考察,从字词、单文本语境、跨文本语境三个层次入手,进行训诂实践描写、训诂方法归纳,并对朱熹的训诂理念进行提炼探源,评价他在训诂史上的地位。

    2025年02期 No.134 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国际中文教育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研究

    卢星星 ;吴应辉;

    <正>答辩时间:2024年5月 发展和完善国际中文教育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不仅是顺应我国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的发展要求,也是为了满足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需要。国际中文教育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全新发展阶段,需把握基本特点,正视现存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基于此,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数据库分析、整体系统分析等方法,整理分析了38所高校51个培养单位的招生办法、培养方案、学生科研成果等资料,分析培养特点和问题,探究优化路径。

    2025年02期 No.134 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3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面向新闻文本的汉藏新词语库构建及分析研究

    庞仙;赵小兵;

    <正>答辩时间:2024年5月新词语折射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是一种新信息传递的方式,以浓缩方式记录了新现象、新事物、新观念。本研究以汉、藏大规模新闻文本语料为基础,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汉、藏新词语库,并基于该新词语库展开分析研究。一、界定新词语。结合本研究的任务和目标,制定新词语的工作定义、标准和范围。具体原则是:自动抽取阶段遵循独立运用、时间性、使用率和使用范围、上下文语境、新词语特征等原则;人工筛选阶段依据时间新、符合语法规范、跨域性、使用率高、具有生命力、具有积极性等原则。

    2025年02期 No.134 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来稿须知

    <正>《语言文字应用》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赐稿。来稿注意事项如下:1.本刊实行匿名审稿,文中应避免出现与作者姓名、单位有关的信息。作者简介(含姓名、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通信地址、电话及电子邮箱地址)等请另页给出。2.投稿方式:网络投稿系统https://yyyy.cbpt.cnki.net/;投稿邮箱yywzyy@126.com。3.稿件体例为:中文题目、摘要(200字以内)和关键词(5个以下),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正文随后,附注、参考文献附正文后。

    2025年02期 No.134 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下载本期数据